带宽饕餮,宽带运营商的CDN解决之道
高昂的带宽和服务器花销已经让视频网站中的大部分玩家很快耗尽了资金,而依然茁壮的优胜者们也在利用深厚的电信资源和新技术仔细掐算着成本。
BBsee和绝大部分视频网站一样,运营总部设在北京,但是它的技术主管于云告诉记者,因为北京的带宽价格实在太高,所以BBsee的服务器几乎都选择放在了北京之外的地区。
事实上,这种做法在众多对带宽“贪得无厌”的视频网站中极为普遍。而且,因为很多网站的老总都有过做SP的经历,与运营商关系密切,所以在服务器安置地的选择上和可以拿到的带宽折扣上是各有妙招。
那么,北京和外地相比,带宽的价格到底能差多少?记者对此专门进行了走访。
以100M独享为例,目前北京市的价格最低也大都在25万元/年以上;而在外地,像安徽省的某些地区,有些公司给记者的报价低于10万元/年;像武汉,同样是主节点,价格则可以低至4万元左右/年。这其中的差价达数倍甚至十多倍。
于云认为,这种价格上的差别与特定地区的带宽资源和市场开发程度密切相关。虽然北京的带宽价格比较高,但从质量上看,北京的宽带的确好,速度可以保证,其实际速率足以达到100M的90%~96%.不过也有人认为,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机房环境和带宽都不错,但是大多数机房中的服务器存放量都已相对饱满,找到相对较好的的带宽已经不太容易了。
“吸金”黑洞
过去两年的视频热在今年终于安静了下来。多达二三百家的视频网站可谓烧钱无数。那么,这里面哪些公司真正能够撑到赢利的那一天?目前为止谁又真正赚到了呢?一个搞笑而真实的答案是:过得最惬意的恰恰是那些默默地提供网络通道的宽带运营商以及CDN(内容发布网络)服务提供商们。
其实,并非没有人提醒过视频网站的高资金门槛。记者在去年对优酷网总裁古永锵的两次采访中,他都不断地强调,真正要做好做大视频网站,必然需要大笔的资金。那么,这个大笔的资金是多少?古永锵最近表示,只有手握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资金做强大后盾,才有可能从容地去发展网络视频业务。
那么,这些资金都耗费在哪些点上?
某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像优酷等视频网站与新浪等门户网站相比,在服务器的需求数量上差不多,但在带宽上前者则是后者的很多倍。也就是说,因服务器购买导致的成本并不突出,大部分资金其实都用在了购买带宽上。
目前,主流的视频网站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用的FLV技术(Flash Video,一种视频格式),大多用于在线点播;一种是人们熟知的p2p,大多用于客户端播放。其中,目前比较活跃的视频网站主要都是应用的前一种技术。
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根据一些网站公布的数据,一般情况下,每条视频的码流为350K左右。以此计,1M带宽可以支持3个人以内同时收看而不会出现播放卡壳的情况。如此类推,如果同时在线观众达到3万人,就需要10G的带宽。
事实上,视频网站发展至今,各家网站之间已经慢慢拉来了距离。像一般的小网站从各地IDC手中购买几百兆独享的带宽就可以应付现有流量。
但是像优酷这样的大站,据称其分布在全国20~30个CDN节点中,每个点的带宽小的也有1~2G,大的则可以达到8~10G.目前国内最便宜的1G带宽也需要20万元/年。可以推算,要维持这样的一个带宽级别,需要的资金量当然不可小觑。
宽带绞杀
一家视频网站在起步阶段(或规模一直较小的视频网站)的做法通常是在某地布置一个媒体源,供全国范围内的网民点击观看。
比如爱播网,目前其存放内容的服务器
都放置在长沙市,租用的是铁通的宽带。这其中,带宽的成本相对较低,但付出的代价是,像非本地的网民在点击观看时,播放质量难以保证。
举例来说,从北京Ping放在北京的服务器,和上海用户Ping放在上海的服务器用时差不多,都是4~5毫秒左右;但如果上海用户Ping #p#page_title#e#放在北京的服务器,则需要20毫秒。而北京用户Ping上海服务器的话,可能耗时达40多毫秒。
此外,有的网站一开始为了兼顾南北电信互通的问题,专门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节点上各放置一个媒体源。但是从效果上看,当点击率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全国范围内仅仅有一两个媒体源的视频网站都会面临一个播放质量的瓶颈。像凤凰网,据称之前只是在北京和天津两个中心节点提供了区区300M的带宽,根本就不够用。
而这种困境,恰好也是各类视频网站优胜劣汰的一个契机。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在短期内带宽扩充有限的情形下,主要可以有6种方法改进这些视频网站的播放质量,即:压缩、缓冲、CPU优化、CDN、安装客户端、P2P技术6种。其中,像压缩、缓冲、CPU优化应该早已应用得非常纯熟,而CDN的应用则是近两年才刚刚热起来。对于这些技术的应用状况,现有的视频网站已经出现分化。
第一种是前途渺茫型。它们一直没能在内容上搏出位也未能拉来VC投资,点击率当然也不会高。这类小型网站可能会继续保持现状,将来结局肯定不妙。
第二种是财大气粗型。典型代表如土豆网,前后共融资几千万美元。它要解决这种播放的瓶颈问题,就得去直接租用ChinaCache(蓝汛)、Dnion(帝联)等CDN 服务商的服务。这样,土豆网可以专注于内容或经营层面的事情。但缺点是,这种服务的价格同样惊人。据悉,目前土豆网每个月付给这些CDN服务商的款项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
第三种是细水长流型。典型代表如BBsee和优酷,资金方面并不缺乏,但从一开始可能就对收回成本的周期有比较冷静的估算,所以它们的做法是,先由自己利用各地的宽带运营商资源选择租用IDC,然后自己组建一些技术人员搭建自己
CDN网络。这样,在服务条款上避免了被CDN服务商以大欺小的可能,更关键的是在价格上可以成倍降低。据称,优酷目前自己做CDN,在这方面的支出仅为土豆网的三分之一左右。
于云表示,现在大部分网站的做法大都是双管齐下,自己租带宽占大部分,还有一小部分购买CDN服务商的服务。比如BBsee和优酷都是如此,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付高峰值,应对突发流量。
举例来讲,一个视频网站的节点平时15G的带宽就已经足够,但因为流量是随时波动的,可能在某两天(比如周末)突然达到20G的高峰值,那么,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如果为了这两天加租5G的带宽,显然不值;租期短了,人家宽带运营商们根本不会理你。相对比较合算的办法是通过一些CDN服务来缓解。因为像Dnion(帝联)一般都提供40G的冗余带宽,比较适合应付此类突发的流量。而且结算方式多样,按日结算或按流量结算都可以。
省钱大计
如果你手中本来就有电信运营商的资源,你还有必要再让CDN服务商在中间过一遍手吗?显然,像优酷等网站都会认为没有太多必要。
这是一个比拼手中电信资源深度的江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其实从技术上看,CDN不难做,像F5等各种产品也都有,关键的是需要技术人员根据掌握的电信资源进行针对性的开发。比如要知道哪里是主节点,如果只是节点下的某个小链接,那带宽肯定就达不到预期。
再比如江西南昌一地,距离上海、南京以及广东地区都差不多远,但需要知道的关键信息是,该市的光纤目前和上海、南京两个城市相连,但和广东地区并不通。也就是说,如果从上海、南京地区点击在南昌服务器中的内容,播放效果足以保证;但如果有人想当然地把广东网民的访问“就近”分配到南昌的服务器中的话,那效果肯定是不会好的。
由此,不管是CDN服务商,还是对带宽极度渴望的视频网站,无不要对自己在电信运营商中的资源深度足够自信。
他表示,网站自己做CDN和购买CDN服务商的服务之间的区别在于,服务水平不一样。比如像有些小的调整自然是自己一手做出来的东西改起来更顺手。但是,他没有提到的关键一点是,如果自己不做 #p#page_title#e#CDN,将来很可能会被逐步强大起来的CDN服务商捏在手里。到那时,通道的议价能力归于CDN服务商一端,视频网站不是想省钱就能省下来的。这点和家电行业中掌握渠道终端的零售连锁店号令产品制造商是一个道理。而即便是在现在,也已经有人开始抱怨,国内主要的几家CDN服务商中已经出现了以大欺小的情形。
而从国际上看,CDN服务商的强势地位显然也在逐步树立起来。比如美国最大的CDN公司Akamai在这两年已经走出熊市;Limelight也得到各路资金的追捧;国内三家主要的服务商也在展开激烈争夺;很多做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的公司也开始进入CDN的领域。
“Limelight为什么以Akamai六分之一的价格给客户提供服务?”在一次采访中,ChinaCache的老总王松这样反问。他认为,肯定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也要继续寻求足够大的“话语权”。他所说的这些,显然也值得同样看重成本的视频网站们汲取。
相关链接:CDN速写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肯定没想到,他的一时风流会间接推动一项一流的互联网发明的快速发展。
1999年,美国司法部网站上公开了著名的关于克林顿丑闻的“斯塔尔报告”后,立刻成为全美乃至全球最火爆的站点之一,最后竟然因为点击量过多导致网站崩溃。这一事件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于是,一个专家小组很快成立,其目标是更有效地在互联网上发布各种内容,其中的核心技术就是CDN (内容发布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网络可以被看作是在传统的IP网络之上建立的一个为多种应用或内容发布而特别优化的网络覆盖层。CDN网络应该最大限度地覆盖原有的、跨地域的电信运营商网络,以及各类ISP甚至各地域的网络接入商;须要根据用户群分布,合理地计算需要部署的核心节点和分布节点的数量并规划部署区域。
CDN技术将网站原有的比较集中的服务器中的内容存储到分布于各地的节点服务器中,再由CDN中心控制系统实时地根据网络流量和各节点的连接、负载状况以及到用户的距离等信息,将用户的请求转移到离其最近的正常工作服务节点上。这样,用户得到响应的时间将被缩短,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也将获得提高。
1999年,雅虎成为全球第一个使用CDN服务的网站;2000年,新浪成为国内第一个CDN用户。如今,美国本土约80%的网站都已采用这一服务,但中国本土网站的采用率则仍然很低。一大趋势是,随着近年视频网站和网络游戏的迅速发展,CDN服务也已迎来其发展的又一大契机。
就在日前,国内三大CDN厂商之一的Dnion(帝联)被鹏博士公司通过其子公司北京电信通收购。看来,资本市场也已经嗅到了CDN业务的油水不少。